本网站是仰泽商务旗下提供工商登记注册、财务税务服务、商标知识产权、各类资质办理等信息资讯的服务网站

微信
手机版

深圳构建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体系

2022年03月28日来源:深圳特区报作者:李舒瑜新闻资讯

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,深圳全力构建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,率先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,在10多宗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中,判赔金额累计超9000万元。这是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昨天召开的《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会议获悉的。

据介绍,多年来深圳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不断提升。去年全市专利授权量27.92万件、商标注册量46.44万件,均居全国首位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.74万件,占全国25.5%,连续18年领跑全国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2.8件,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。

如何将“知产”变“资产”?深圳率先探索开展专利质押、专利保险试点示范工作,首创“国资主导、政府补贴、市场参与、企业获益”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,引金融活水浇灌创新苗圃。去年,我市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31单,发行金额近70亿元,居全国首位;专利质押金额114.7亿元,同比增长18.6%,居全国城市第二。

赔偿低一直是困扰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难题,经常出现“赢了官司输了钱”的情况。2020年,修订后的《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》明确规定6种知识产权侵权情形可从重确定惩罚性赔偿数额,以特区立法的形式,在深圳建立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。

在此基础上,深圳中院针对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中赔偿标准不明确、惩戒震慑力度不足等瓶颈问题,出台《关于知识产权民事侵权纠纷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指导意见》。这是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指导文件,创新性地细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具体操作规则,为司法实践适用惩罚性赔偿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引,使惩罚性赔偿制度得以在深圳率先落地。

去年全市两级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19507件。为破解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、周期长的难题,我市探索建立证据披露、证据妨碍排除和优势证据规则,明确不同诉讼程序中证据相互采信、司法鉴定效力和证明问题,减轻当事人举证负担。我市还建立了“速裁+快审+精审”三梯次审判机制,发布全国首例知识产权行政禁令,不断完善“快保护”机制,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周期由原来的至少半年缩短至现在最快两个半月。

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,很多专利技术还处在尖端前沿,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事实查明,给办案人员带来很大困难。作为一项创新之举,我市建立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技术调查官制度,引入专业技术人才。去年,技术调查官共参与案件次数190余次,出具初步比对意见书48份,外出保全取证20余次,大大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。


来源链接:http://sztqb.sznews.com/MB/content/202203/26/content_1179401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由企业服务网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
相关文章

深圳公司注册
商标注册
在线客服

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

18594209820

微信扫码咨询

微信扫码咨询

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